建立愛的文明,普世博愛運動創辦人盧佳勒

Christianity - 基督信仰分享與交流
回覆文章
頭像
jackhcliu
小班
文章: 143
註冊時間: 2006.08.29 週二 11:23 AM
來自: Champaign-Urbana, IL, USA

建立愛的文明,普世博愛運動創辦人盧佳勒

文章 jackhcliu »

圖檔
普世博愛運動的創辦者,盧佳勒 (Chiara Lubich) 女士於三月十四號回到了天父的家。普世博愛運動在這個充滿仇恨的世代,對各宗教團體間、基督信仰各宗派間的和解有很大的貢獻。

我之前曾經說過要在酒窩裡分享這位偉大平信徒的事蹟。現在我願與大家分享教友生活對她及普世博愛運動的介紹:

圖檔

http://www.cathlife.org.tw/index.php?op ... &Itemid=55
盧嘉勒女士-普世博愛運動創始人,一個神聖的歷程
作者 編輯部
2008/03/30, 週日
靈感的火花:天主是愛
「天主是愛」的發現不單給盧嘉勒,還給千千萬萬的人士開拓了新的視野,並成為生命中具決定性的新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北部特倫托(Trent)在轟炸下,一切都受到破壞。雖然四周都充滿著憎恨及暴力,但那時只有二十多歲的盧嘉勒卻體驗到天主是愛,令她與主相遇,了解到一切都會過去,唯獨天主是永恆的。她形容這發現為一種類似「觸電」、「比蹂躪特倫托的炸彈還要強」的經驗;她立刻將這個體驗與初期同伴分享,而令她們的生命徹底的改變,以致她們這樣說:「假如我們要死在炮彈之下,我們渴望在墓碑上只刻上一句話,那就是:『我們相信了天主的愛。』」
這個發現使她們進一步找到了生命的目標,致力去實現耶穌的遺願:「願眾人合而為一」,即天主對人類大家庭的計畫。
在生命的各個層面活出福音
從那時起,盧嘉勒立刻感到有一個將要遍及四海及能夠更新社會的「運動」正在誕生。
事實上,盧嘉勒認為她們重新發現福音,並非只是一種精神層面的經驗,反之,她們十分肯定,福音生活能夠引發強而有力的社會改革。印證這點的第一個體驗,就是在四十年代,盧嘉勒與她的初期同伴在特倫托最貧困的區域,與窮人分享她們僅有的財物。她們體驗到福音的許諾:「你們給,就會給你們。」「你們求,就會得到。」在烽火中,她們所收到的物資,包括食物、衣服及藥物,都足夠她們拿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合一的祕訣
盧嘉勒在人類各種痛苦、分裂和創傷中,看出「人而天主」的基督容貌。祂在十字架上因感到被天父離棄而呼喊。在被捨棄的耶穌身上,盧嘉勒找到人與天主,以及人與人之間重建合一的祕訣。
普世博愛運動的首要目標,就是去建立人與人之間、社會不同群體之間,以致民族之間的合一。盧嘉勒透過她的著作、講話、聚會、出外訪問等機會,不斷提醒大家,合一神恩所帶來的靈感及其原本的精神的徹底性。
新神恩打開新途徑
回顧「運動」發展的主要階段時,我們可以見到這神恩所打開的新途徑,總是出人意表,卻都是對人類急切需要的一種回應。
*教會內一個嶄新的靈修|「運動」的開始,乃是對「天主是愛」的徹底回應,繼而接受福音的薰陶,盧嘉勒漸漸推動一種新的神修,即合一靈修;它以仁愛及合一為中心,其實也就是寫在每個人心裡的「遺傳因子」。所以,這神修令人清晰見到其普世幅度。
在教會內誕生的這個新神修,逐漸受到社會各方面、不同年齡、種族及文化人士所接受,使人們找到生活的動力。數年後,除了天主教徒外,也有其他基督教派的基督徒參加,繼而亦見到猶太教及其他宗教,以致無宗教人士都喜歡及追隨。目前,「運動」在世上一百八十二個國家裡為許多人帶來精神上的滋養。盧嘉勒的神修著作在教會內外也廣泛受到歡迎。
*在社會各方面促進合一|盧嘉勒為年輕人、家庭,在社會及教會裡推動不同形式的運動,從而開展各類交談工作,帶來了豐盛的成果。在盧嘉勒的激勵下,一種新的社會生活模式逐漸形成,並在五大洲成立了三十多個福音生活的小城市。「運動」更發展出各類傳播媒體,如出版社、雜誌、視聽中心和互聯網站,來推廣合一的神恩。
*盧嘉勒在不同社會範疇所開拓的新視野|自九○年代,盧嘉勒的思想開展到不同社會領域。例如在經濟界,當盧嘉勒一九九一年探訪巴西時,目睹當地嚴重的貧富懸殊,因而發起「共融經濟計畫」;一九九六年,她發起了「政界合一運動」,建議隸屬不同政黨的人士一起提倡政界手足情,聯合大眾為公益服務。
*盧嘉勒從多方面獲得認可|盧嘉勒在民族、宗教及文化上,為合一、和平及交談所推動的工作,受到國際性文化及宗教組織公開的肯定,其中包括:一九七七年獲頒「譚列頓宗教進步奬」、一九九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和平教育奬」、一九九八年歐盟委員會的人權奬等。此外,盧嘉勒在學術界也得到世界各地十多間高等學府頒授的榮譽博士學位;今年(二○○八)一月,英國利物浦「希望大學」頒贈的神學博士學位是個好例子。另外還獲得其他學科的博士學位,例如教育、心理、經濟、宗教、哲學、社會傳播等;台灣的輔仁大學及馬尼拉的聖多馬斯大學均頒授神學博士學位。盧嘉勒也接受過為數不少的勳章及榮譽市民奬,包括羅馬、米蘭及佛羅倫斯等城市榮譽市民獎;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接受歐洲議會人權獎,及德國大十字功勳章、巴西政府的南十字勳章等等。
由「我願意」開始
盧嘉勒女士於一九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在特倫托出生|在法西斯政府的統治下,人民生活困苦。她的父親是一位社會主義者,他曾因為這個政治背景而失業。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七日|盧嘉勒在特倫托的方濟會小堂,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天主。當時只有她一個人,年僅二十三歲。對於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她一無所知。普世博愛運動以這個日子為其創立的日期。
追求真理、尋找天主|為尋找真理,盧嘉勒在師範學院畢業後,便投考威尼斯大學哲學系。由於戰爭,同時要照顧剛誕生的普世博愛運動,她放棄了學業。後來,她在福音中找到了答案,並領悟到那位曾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的耶穌,將會親自教導她。
在天主教會裡
初次晉見教宗|一九六四年,盧嘉勒第一次晉見教宗保祿六世。教宗認為普世博愛運動是個「天主的工程」。自此以後,盧嘉勒多次獲得教宗保祿六世及若望保祿二世,以私人或公開方式接見。此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更多次蒞臨「運動」國際大會中,發表講話。
一九九八年聖神降臨節|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第一次召集天主教會內的神恩運動及新團體,在聖伯多祿廣場相聚。教宗確認了各神恩團體是聖神對這個沒有基督的現代世界所提供的答案,並要求各教會團體努力結出「共融的成熟果實」。當日,盧嘉勒與另外三個團體的創辦人被邀請發表講話。盧嘉勒向教宗承諾,她會「盡一切的努力」,去促進各教會運動之間的手足情誼與共融。
此外,盧嘉勒曾多次應邀出席世界主教會議及主教團會議。
基督徒合一
推動基督徒合一被視為梵二後教會的首要目標之一。普世博愛運動在基督徒合一方面的工作始於一九五○年代,首先與路德宗福音派緊密接觸,並於一九六○年代蓬勃發展,與東正教君士坦丁堡雅典納哥拉一世和歷任宗主教、英國聖公會坎特布里歷任大主教、瑞士改革宗和日內瓦的世界基督教協進會歷任秘書長建立深入的關係,以致合一神修能在各宗派廣傳開來。
跨宗教交談
自上世紀七○年代始,「運動」致力與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交談,帶來了顯著的和平成果。
盧嘉勒與普世博愛運動不單只跟各大宗教的領袖及信徒個別接觸,更與他們的整個信仰團體展開對話。比較矚目的事例有:
◆與佛教徒|一九八一年,盧嘉勒是第一位女性基督徒,在東京一間佛教寶殿向一萬名佛教徒分享她的基督徒經驗。一九九七年,她向曼谷一群佛教僧侶和比丘尼作分享見證。
◆與回教徒|一九九七年,在紐約哈林區著名的馬金清真寺,盧嘉勒向三千名美國黑人回教徒分享經驗。
◆與猶太教徒|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龐大的猶太教組織,邀請盧嘉勒擔任演講嘉賓。
◆與印度教徒|二○○一年盧嘉勒訪問印度,由此展開了與印度教徒交談的新頁。
盧嘉勒離世前後
盧嘉勒去世前幾天,教宗本篤十六世給盧嘉勒女士寫了一封親筆信,為她帶來了很大的喜悅。
信中說:「我知道妳正在接受考驗,在這困難的時刻,我保證為妳祈禱,求天主減輕妳肉體上的痛苦,給予妳心靈上的安慰,向妳顯示仁慈的標記,使妳經驗在與天主深切共融中痛苦與救贖的價值。在此我給妳頒賜特別的降福。」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君士坦丁堡大公教會的東正教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趁著來羅馬與教宗在梵蒂岡會晤的機會,也前往醫院熱情地探望了盧嘉勒女士,與她度過了一個共融的時刻。巴爾多祿茂一世宗主教之後說:「我願意來這裡帶給極敬愛的盧嘉勒女士我個人和君士坦丁堡大公教會的問候,盧嘉勒女士用她的生命為教會做了很大的貢獻。我也懷著感激之情賜予她我的降幅。我感到榮幸能與她見面。」原來,盧嘉勒女士與君士坦丁堡的大公宗主教的友誼在四十多年前,雅典納哥拉一世任宗主教的時候,就已建立起來了。
盧嘉勒去世前一天,由醫院返家,與她的早期同伴一一告別,逐一與總部及羅馬很多成員見面。大家都在她的病榻旁,深深感到一份平安及神聖的氣氛。盧嘉勒於三月十四日凌晨二時(羅馬時間)返回天父家鄉。

教宗致電慰問普世博愛運動
可敬的普世博愛運動協同會長巴神父:
得知盧嘉勒女士安然離世,深為感動,因為終其一生,她熱愛被捨棄的耶穌,並結出了豐盛的果實。在痛苦的分離中,我衷心慰問其家人及整個瑪利亞事業,並在精神上與你們一起。這個「運動」由她創立,她持久致力於教會內的共融、「基督徒合一」的對話以及推動普世手足情誼,也受到很多人的欣賞。我要為其一生的見證感謝上主;她畢生專注現代人的需要,並忠於教會及教宗。我把她的靈魂交托給仁慈良善的上主,願她被接回天父的懷抱裡去。同時,我也祝願所有認識及曾與她相遇的人,不但讚嘆天主透過她的傳教熱火所完成的事業,而且也能追隨她的芳表,保持她神恩的活力。藉此心願,我祈求瑪利亞的轉禱,並樂意給大家頒賜宗座遐福。
教宗本篤十六世
2008年3月14日

盧嘉勒的殯葬彌撒於三月十八日在羅馬聖保祿大殿舉行,由教廷國務卿貝爾托內樞機主禮,共有七位樞機及九位屬教廷的樞機和主教,另外還有四十多位主教及約一千位神父共祭。
政界人士、教會運動及新興團體代表,基督教派、猶太教、回教與佛教代表的參與,見證普世博愛運動對於基督徒合一與宗教交談作出的努力。除了在大殿內參禮者,還有很多人在外面廣場透過大銀幕參與禮儀。
彌撒中貝爾托內樞機唸出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訊息:「盧嘉勒的一生是對天主愛的歌詠。」…「盧嘉勒和瑪利亞的事業常常委順地忠於前幾位教宗的呼籲與期盼。」…「為了盧嘉勒在靜默中時常與教會訓導一致,有力地服務教會而感謝天主。」
世界各地也透過網路同步參與盧嘉勒的殯葬彌撒,簡單卻莊嚴隆重的禮儀,在每個人的心中,存留下盧嘉勒簡單卻不平凡的一生;瑪利亞的事業將秉持著盧嘉勒神恩的腳步,繼續傳揚「互愛」及「手足之情」的精神,實踐耶穌「願眾人合而為一」的遺願。
圖檔

下面是梵地崗電台的報導:
http://www.radiovaticana.org/ci1/Articolo.asp?c=193994
19/03/2008 18.12.46

2萬人參加普世博愛運動創立人盧嘉勒的葬禮

(梵蒂岡電臺訊)大約有2萬多人于3月18日下午參加了普世博愛運動創立人盧嘉勒的葬禮,其中有些人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除了普世博愛運動的成員和天主教會人士外,許多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如佛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代表,也因和盧嘉勒的深厚友誼而前來參禮,大家懷著感激的心情擁擠在舉行葬禮的羅馬城外的聖保祿大殿內和大殿外,爲向盧嘉勒作最後的致敬,同時也感謝天主通過盧嘉勒賜給教會和社會的恩典。禮儀由聖座國務卿貝爾托內樞機主持,16位樞機主教、40多位主教、數百位神父共祭,氣氛非常感人。盧嘉勒淺顔色的棺木上只放了一本福音和三朵紅色的康乃馨,紀念她1943年12月7日向天主奉獻自己那天購買了三朵紅色康乃馨。

貝爾托內樞機在彌撒中宣讀了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唁函。教宗在唁函中感謝天主賞賜教會這位信德堅强的女性、希望與和平的溫良傳訊人、一個在各園地傳播福音的精神大家庭的創立者。教宗說:“我尤其爲盧嘉勒在符合教會訓導下爲教會的默默無聲的重要服務感謝天主。”教宗祈求聖母瑪利亞助佑嘉勒的精神大家庭繼續走同一條路,在使教會日益成爲共融的家和學校方面做出貢獻。

貝爾托內樞機在講道時則指出,盧嘉勒生活的20世紀誕生了許多新的教會運動,而盧嘉勒找到了自己的神恩,就是:激喚人們作爲愛,活出與天主和近人合一共融生活的神恩,使自己、自己的家庭、工作成爲一個“爐灶”,幷通過爐灶發出的熱烈的愛火來影響身邊的人,來傳揚愛與合一。這位聖座國務卿勉勵盧嘉勒的精神子女承擔起嘉勒展開的傳教使命,他也盼望嘉勒在天之靈繼續和大家同在,幷協助大家。

盧嘉勒的遺體安葬在羅馬郊外教宗堡普世博愛運動中心的小聖堂中。
圖檔
Ad Majorem Dei Gloriam
回覆文章